信息化建設是一種推動企業和組織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手段,在各行各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信息技術和云計算的進步,信息化建設的設計和實施不斷優化。目前,信息化建設項目不僅在提升工作效率和決策支持上有所提升,還在系統的穩定性和使用便捷性上實現了改進,提高了項目的市場競爭力。然而,如何進一步提高信息系統的安全性、降低運維成本,并且開發更多適應不同業務需求的信息系統,是當前技術改進的方向。 |
未來,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將更加注重智能化與安全化。通過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智能管理系統,未來的信息化建設將能夠實現更高的安全性、更低的運維成本,提高信息系統的綜合性能。同時,通過優化設計和采用模塊化結構,未來的信息化建設將能夠提供更加靈活的配置選項,降低維護成本。此外,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未來的信息化建設將能夠實現數據的實時傳輸和智能管理,為用戶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管理解決方案。此外,隨著對信息安全要求的提高,未來的信息化建設將更加注重數據加密和隱私保護,推動信息系統向高端化發展。 |
《中國信息化建設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15年版)》在多年信息化建設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信息化建設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信息化建設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并依托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數據庫,對信息化建設行業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調查研究。 |
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信息化建設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15年版)可以幫助投資者準確把握信息化建設行業的市場現狀,為投資者進行投資作出信息化建設行業前景預判,挖掘信息化建設行業投資價值,同時提出信息化建設行業投資策略、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建議。 |
第一部分 行業發展分析 |
第一章 中國信息化產業定義及發展環境分析——PEST分析法 |
第一節 信息化產業定義 |
一、信息化產業定義 |
二、信息化產業發展階段 |
(一)信息化發展指數 |
(二)信息化相關指標 |
(1)移動化相關指標 |
(2)計算機相關指標 |
(3)互聯網相關指標 |
第二節 信息化產業政策環境分析 |
一、《電子信息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
(一)“十一五”發展回顧 |
(二)“十二五”面臨的形勢 |
(三)指導思想、發展原則及目標 |
(1)指導思想 |
(2)發展原則 |
(3)發展目標 |
(四)主要任務與發展重點 |
(1)主要任務 |
(2)發展重點 |
(五)重大工程 |
(六)政策措施 |
二、電子基礎材料和關鍵元器件“十二五”規劃 |
三、電子專用設備儀器“十二五”規劃 |
四、《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4-2015年)》 |
五、《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指導目錄》 |
第三節 信息化產業經濟環境分析 |
一、國際經濟形勢 |
(一)2015年國際經濟運行形勢分析 |
(二)2015年國際經濟運行發展展望 |
(三)世界經濟對信息化行業的影響 |
二、國內經濟形勢 |
(一)2015年國內經濟運行形勢分析 |
(二)2015年國內經濟運行發展展望 |
(三)2015-2020年國內經濟運行發展展望 |
(四)國內經濟對信息化行業的影響 |
第四節 信息化產業社會環境分析 |
一、全球信息化向高端發展 |
二、中國經濟面臨轉型升級 |
第二章 中國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分析 |
第一節 中國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外部環境分析 |
一、全球加快了寬帶的戰略部署 |
(一)寬帶速率動態變化,基礎網絡和應用需求不斷擴展 |
(二)寬帶發展推動社會經濟進步,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
(三)國際社會加快寬帶戰略部署實施,國家支持力度空前 |
二、數據中心產業化發展勢在必行 |
三、云計算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焦點 |
四、物聯網帶來信息技術的革命 |
第二節 中國互聯網建設情況分析 |
一、中國互聯網各項指標發展情況 |
(一)互聯網基礎資源情況分析 |
(二)網民規模 |
(三)網民結構特征 |
二、中國寬帶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分析 |
(一)“寬帶中國”加速信息產業基建投資 |
(二)2015年我國寬帶提速進展 |
(三)2015年我國寬帶用戶發展情況 |
(四)中國寬帶進一步發展面臨的問題 |
(1)中國寬帶普及率低、速率低、費率高 |
(2)中國寬帶地區和城市發展不平衡 |
(3)中國寬帶應用水平不高,生產型應用滯后 |
(五)中國寬帶發展的主要方向 |
(1)寬帶普及亟待政策支撐 |
(2)加快邊遠地區、農村寬帶建設 |
(3)大力發展寬帶無線移動通信 |
(4)加快寬帶應用支撐服務水平 |
(5)推動寬帶自主創新能力 |
(6)國內光纖寬帶產業發展要從三方面努力 |
全:文:http://www.haoyuauto.cn/R_ITTongXun/16/XinXiHuaJianSheShiChangDiaoYanYuQianJingYuCe.html |
三、中國移動互聯網建設情況分析 |
四、中國IPv6平臺建設情況分析 |
五、我國新一代寬帶移動通信技術TD-LTE領跑世界 |
六、《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十二五”規劃》解讀 |
第三節 中國電信網建設情況分析 |
一、中國電信網絡建設情況分析 |
二、中國移動網絡建設情況分析 |
(一)TD-SCDMA |
(二)TD-LTE |
三、中國聯通網絡建設情況分析 |
第四節 中國廣播電視網建設情況分析 |
一、中國廣播電視網建設規模及覆蓋率 |
二、廣電總局下一代NGB建設計劃 |
(一)整體計劃 |
(二)分階段計劃 |
三、廣播電視網新型平臺建設情況 |
(一)IPTV平臺 |
(二)手機電視平臺 |
第三章 中國信息化技術發展現狀及技術創新分析 |
第一節 中國信息化主要技術發展分析 |
一、中國信息化主要共性技術和重要系統 |
(一)傳感器技術 |
(二)網絡集成技術 |
(三)綠色制造相關信息技術 |
(四)DCS |
(五)FCS |
(六)MES |
(七)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 |
(八)ERP、CRM、SCM |
二、中國信息技術創新的典型案例 |
(一)漢字激光照排系統 |
(二)高性能計算機 |
(三)TD-SCDMA |
三、信息技術創新發展路線圖 |
(一)中國信息技術創新能力發展面臨的新形勢 |
(二)信息技術創新發展方向 |
(三)科研信息化將引領信息技術創新及信息化向深度滲透 |
(四)信息技術創新未來發展趨勢 |
第二節 2015年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分析 |
一、2015年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基本情況 |
二、2015年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主要特點 |
三、2015年信息技術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
第三節 中國信息化安全技術發展分析 |
一、2014年國際信息安全形勢分析 |
(一)世界各國的網絡信息安全政策調整呈聯動之勢 |
(二)網絡對國際政治和國際事務的影響日益增強 |
(三)世界各國仍將關鍵基礎設施作為信息安全保障的核心內容 |
(四)信息安全漏洞仍然是技術和內容安全的首要威脅 |
二、中國信息安全工作面臨的形勢 |
(一)網絡引發群體性事件乃至恐怖活動持續增多 |
(二)漏洞成為信息安全攻防的基礎性工作 |
(三)木馬、病毒、僵尸網絡等帶來的危害依然嚴重 |
(四)新技術和新應用帶來大量新的安全問題 |
三、中國信息安全工作的發展現狀 |
(一)信息安全工作受到高度重視 |
(二)國家信息安全應急工作有序展開 |
(三)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持續深入 |
(四)信息安全技術法制標準修訂工作得到加強 |
(五)信息安全人才隊伍建設繼續推進 |
第四節 中國信息化新技術發展分析 |
一、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分析 |
(一)識別技術 |
(二)體系技術 |
(三)發現技術 |
(四)通信技術 |
(五)軟件技術 |
(六)網管技術 |
(七)安全與隱私技術 |
(八)能量管理技術 |
(九)智能決策算法 |
二、云計算技術的發展分析 |
(一)編程模型 |
(二)海量數據分布存儲技術 |
(三)海量數據管理技術 |
(四)虛擬化技術 |
(五)云計算平臺管理技術 |
(六)并行計算和并行算法 |
(七)Web. |
(八)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SOA |
(九)云安全 |
第五節 2015-2020年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預測分析 |
一、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趨勢 |
二、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思路及方向 |
三、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提升信息技術產業國際地位 |
四、十二五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目標 |
第四章 中國信息化產業主要應用行業深度分析 |
第一節 中國醫療行業信息化現狀及趨勢預測 |
一、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發展政策分析 |
(一)《基于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指南(試行)》 |
(二)《基于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技術解決方案(試行)》 |
(三)“十二五”衛生信息化建設工程規劃 |
二、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
(一)總體市場規模 |
(二)硬件市場規模 |
(三)軟件市場規模 |
(四)服務市場規模 |
三、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
(一)北京市醫療信息化發展分析 |
(二)上海市醫療信息化發展分析 |
(三)浙江省醫療信息化發展分析 |
(四)廣東省醫療信息化發展分析 |
(五)江蘇省醫療信息化發展分析 |
(六)重慶市醫療信息化發展分析 |
四、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產品技術分析 |
(一)物聯網技術 |
(二)云計算 |
(三)無線技術 |
五、中國醫療信息化市場競爭情況分析 |
(一)醫療信息化市場企業競爭格局 |
(二)醫療信息化市場品牌競爭格局 |
(三)典型醫療信息化企業競爭策略分析 |
(1)天健科技集團 |
(2)西安華海醫療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3)陜西高科醫療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六、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
(一)醫院管理信息系統 |
(1)醫院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背景 |
(2)醫院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階段 |
(3)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產生的效益 |
(4)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建設中的問題 |
(5)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的改進措施 |
(二)電子病歷 |
(1)電子病歷發展背景及應用情況分析 |
(2)中國中醫電子病歷規范正式實施 |
(3)中國醫院電子病歷推廣的難題分析 |
(4)推進電子病歷發展的建議 |
(三)遠程醫療 |
(1)中國遠程醫療技術現狀及進展 |
(2)中國建設亞洲最大遠程醫療服務中心 |
(3)G技術在遠程醫療市場中的應用 |
(4)遠程醫療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 |
(5)遠程醫療技術的發展趨勢及前景 |
(四)醫學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PACS) |
(1)醫學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的實施 |
(1)中國PACS發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
(1)中國PACS市場的發展潛力與趨勢透析 |
七、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存在的問題 |
(一)醫療行業遺留的主要問題分析 |
(二)阻礙國內民營醫療行業發展的因素 |
(三)醫療行業資產管理面臨的難題 |
八、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發展對策分析 |
(一)醫療信息化行業發展政策建議 |
(二)推動醫療信息化建設持續發展的策略 |
(三)醫療信息化的具體發展措施 |
九、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的發展機會分析 |
十、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
Chine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alysis study (2015 edition) |
(一)大型醫院信息化發展趨勢 |
(二)中小型醫院信息化發展趨勢 |
(三)公共衛生信息化發展趨勢 |
(四)產品新功能不斷完善趨勢 |
(五)軟件服務將成為主要發展方向和盈利手段 |
第二節 中國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化現狀及趨勢預測 |
一、中國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化發展政策分析 |
二、中國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化市場規模分析 |
三、中國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化發展現狀分析 |
(一)交通運輸信息化行業發展成果 |
(二)交通運輸信息化行業存在問題 |
四、中國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化產品技術分析 |
(一)交通運輸信息化產品技術特點 |
(二)交通運輸信息化產品市場新技術 |
五、中國交通運輸市場信息化競爭情況分析 |
(一)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化企業競爭格局 |
(二)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化品牌競爭格局 |
(三)典型交通運輸信息化企業競爭策略分析 |
(1)銀江股份 |
(2)啟明星辰 |
(3)超圖軟件 |
六、中國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化細分市場分析 |
(一)交通政務 |
(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 |
(三)交通運輸突發事件管理 |
(四)交通產品營銷 |
七、中國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化投資機會分析 |
八、中國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化發展趨勢預測 |
第三節 中國教育行業信息化現狀及趨勢預測 |
一、中國教育行業信息化發展政策分析 |
二、中國教育行業信息化市場規模分析 |
三、中國教育行業信息化發展現狀分析 |
(一)上海市教育信息化行業發展情況 |
(二)天津市教育信息化行業發展情況 |
(三)云南省教育信息化行業發展情況 |
(四)西藏教育信息化行業發展情況 |
(五)吉林省教育信息化行業發展情況 |
四、中國教育行業信息化產品技術分析 |
(一)教育信息化產品技術特點 |
(二)教育信息化產品市場新技術 |
五、中國教育市場信息化競爭情況分析 |
(一)教育行業信息化企業競爭格局 |
(二)教育行業信息化品牌競爭格局 |
六、中國教育行業信息化重點項目分析 |
(一)校園一卡通 |
(二)校園網 |
(三)城域網 |
(四)數字圖書館 |
(五)多媒體教學系統 |
(六)教學資源系統 |
七、中國教育行業信息化采購模式分析 |
(一)電教目錄采購模式 |
(二)政府集中招標與統配模式 |
(三)教育部門與企業定向合作模式 |
(四)其他模式 |
八、中國教育行業信息化投資機會分析 |
九、中國教育行業信息化發展趨勢預測 |
第四節 中國物流行業信息化現狀及趨勢預測 |
一、中國物流行業信息化發展政策分析 |
(一)物流行業的主要政策匯總 |
(二)《物流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信息化解讀 |
(三)《物流信息化發展規劃(2014-2015)》解讀 |
二、中國物流行業信息化市場規模分析 |
三、中國物流行業信息化發展現狀分析 |
(一)物流信息化行業品牌發展現狀 |
(二)物流信息化行業需求市場現狀 |
四、中國物流行業信息化產品技術分析 |
(一)物流信息化產品技術特點 |
(二)物流信息化產品市場新技術 |
五、中國物流市場信息化競爭情況分析 |
(一)物流行業信息化企業競爭格局 |
(二)物流行業信息化品牌競爭格局 |
六、中國物流行業信息化投資機會分析 |
七、中國物流行業信息化發展趨勢預測 |
(一)物流信息系統將采集更多的信息 |
(二)信息的集中化推動神經網絡模型的建設 |
(三)公共平臺從信息整合到服務整合 |
(四)集中數據中心成為矛盾焦點 |
第五節 中國其他行業信息化現狀及趨勢預測 |
一、中國電力行業信息化發展分析 |
(一)中國電力行業信息化發展現狀 |
(二)中國電力行業信息化發展趨勢 |
二、中國金融行業信息化發展分析 |
(一)中國金融行業信息化發展現狀 |
(二)中國金融行業信息化發展趨勢 |
三、中國建筑行業信息化發展分析 |
(一)中國建筑行業信息化發展現狀 |
(二)中國建筑行業信息化發展趨勢 |
四、中國酒店行業信息化發展分析 |
(一)中國酒店行業信息化發展現狀 |
(二)中國酒店行業信息化發展趨勢 |
第五章 中國三網融合發展現狀及進展分析 |
第一節 三網融合概述 |
一、三網融合定義及涉及領域 |
二、三網融合包含四要素分析 |
三、發展三網融合的積極意義 |
第二節 三網融合利益格局分析 |
一、三網融合產業鏈利益競爭關系 |
二、三網融合受益方分析 |
(一)設備提供商在融合前期受益 |
(二)有線運營商與內容制作商長遠受益 |
三、三網融合產業鏈投資機會分析 |
(一)設備提供商 |
(二)網絡服務商 |
(三)服務及內容提供商 |
第三節 三網融合影響分析 |
一、三網融合對廣電網的影響 |
(一)廣電網未來發展思路 |
(二)三網融合下廣電網SWOT分析 |
(三)三網融合對廣電網的影響 |
二、三網融合對電信網的影響 |
(一)電信運營業務現狀分析 |
(二)電信三網融合業務開展情況 |
(三)三網融合下電信網SWOT分析 |
三、三網融合對互聯網的影響 |
(一)三網融合下互聯網的地位 |
(二)三網融合下互聯網的創新發展 |
第四節 2014年以來三網融合進展分析 |
一、三網融合產業格局 |
二、三網融合的階段性目標確定 |
三、第一、二批三網融合試點地區(城市)名單公布 |
四、2015年三網融合試點城市進展 |
五、2015年三網融合進入實際應用階段 |
六、2015年三網融合將獲得實質性進展 |
第五節 三網融合未來發展展望 |
一、三網融合發展障礙分析 |
(一)體制障礙 |
(二)監管體制障礙 |
(三)技術挑戰 |
二、三網融合發展建議 |
(一)設立第三方監管機構 |
(二)形成合作競爭機制 |
(三)打造良好的生態系統 |
三、三網融合未來展望 |
第六章 中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現狀及趨勢預測 |
第一節 中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背景分析 |
一、“兩化融合”發展的必要性分析 |
(一)兩化融合引領我國工業轉型升級 |
(二)“兩化”融合:信息化時代產業發展必由之路 |
(三)“兩化”融合為經濟轉型提供引擎和動力 |
二、“兩化融合”的主要政策分析 |
(一)國家層面推進“兩化融合”的政策 |
(1)《關于推進消費品工業兩化融合的指導意見》 |
(2)《關于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見》 |
(二)地方政府推進“兩化融合”的政策 |
(1)合肥市“兩化融合”政策 |
中國信息化建設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15年版) |
(2)天津市“兩化融合”政策 |
(3)重慶市“兩化融合”政策 |
(4)上海市“兩化融合”政策 |
(5)珠三角試驗區“兩化融合”政策 |
第二節 中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主要措施 |
一、國家層面推進兩化融合的行動 |
(一)《關于推進消費品工業兩化融合的指導意見》保障措施 |
(二)促進“兩化融合”的四大策略 |
(三)“兩化深度融合”行動 |
(四)從國家戰略高度推進兩化融合 |
二、地方政府推進兩化融合的行動 |
(一)合肥市“兩化融合”行動 |
(二)天津市“兩化融合”行動 |
(三)重慶市“兩化融合”行動 |
(四)上海市“兩化融合”行動 |
三、重點行業推進兩化融合的行動 |
(一)棉紡織行業兩化融合行動 |
(二)機械行業兩化融合行動 |
(三)石油化工行業兩化融合行動 |
四、重點企業推進兩化融合的主要做法 |
第三節 中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現狀及趨勢預測 |
一、“兩化融合”發展階段評判體系 |
二、中國企業“兩化融合”發展現狀 |
(一)中國“兩化融合”所處階段 |
(二)2015年中國 “兩化融合”發展現狀 |
(1)信息系統綜合集成應用步伐加快 |
(2)智能制造在原材料、裝備制造和消費品行業初步展開 |
(3)大型企業信息化加快向產業鏈協同應用演進 |
(4)工業電子和工業軟件支撐兩化融合的能力明顯增強 |
(三)2015年中國“兩化融合”發展存在的問題 |
(1)“兩化”融合評價指標體系亟需加快完善 |
(2)信息技術集成應用和協同應用亟待提高 |
(3)工控系統信息安全形勢更加嚴峻 |
(四)“兩化融合”應用深度有所加強 |
(1)數字化設計工具應用廣泛,研發集成和創新初見成效 |
(2)生產過程數控化水平和監管能力不斷提高 |
(3)信息技術在經營管理中應用水平不斷提高 |
(4)企業電子商務和物流信息化應用不斷加深 |
(五)企業通過融合創新獲取新型發展模式 |
(六)支撐“兩化融合”的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 |
三、中國企業“兩化融合”趨勢預測 |
(一)評估引導“兩化”深度融合的效應將逐漸顯現 |
(二)試點示范推動“兩化”深度融合步伐進一步加快 |
(三)智能制造將在工業行業廣泛展開 |
(四)工業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業將呈現快速增長勢頭 |
(五)電子商務服務業將提升“兩化”融合支撐能力 |
第四節 中國企業“兩化融合”提升途徑 |
一、加快完善相關標準規范 |
二、加強工控系統信息安全防控能力 |
三、深入開展“兩化”融合深度行活動 |
四、研究制定智能制造促進工業轉型升級行動計劃 |
第五節 中國制造業“兩化融合”提升戰略 |
一、中國制造業“兩化融合”現狀分析 |
(一)信息技術在制造業的有效利用 |
(二)信息技術促進了制造企業的創新 |
(三)制造裝備信息化取得了進步 |
(四)制造產品信息化增強導致功能提高 |
(五)制造業信息化綜合集成全面展開 |
二、推進“兩化融合”的戰略選擇 |
(一)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 |
(二)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
(三)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 |
(四)培養發展“兩化融合”的工業軟件 |
第七章 中國信息化細分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預測 |
第一節 中國云計算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預測 |
一、中國云計算生命周期分析 |
二、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分析 |
三、中國云計算市場發展階段分析 |
四、中國云計算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
五、中國云計算三大服務模式分析 |
(一)IaaS應用市場分析 |
(二)SaaS應用市場分析 |
(三)PaaS應用市場分析 |
六、中國云計算應用市場發展分析 |
(一)電子政務 |
(二)地理信息化應用 |
(三)電子商務 |
(四)網絡視頻 |
(五)企業應用軟件 |
七、中國云計算市場投資機會分析 |
(一)最先受益云計算的產業分析 |
(二)未來國內“云計算”重心分析 |
(三)SaaS與PaaS前景預測 |
八、中國云計算市場發展前景預測 |
第二節 中國物聯網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預測 |
一、中國物聯網行業的生命周期 |
(一)產業生命周期 |
(二)物聯網相關細分產業生命周期的判斷 |
二、中國物聯網行業的發展規模 |
三、中國物聯網的商業模式分析 |
(一)廣告類商業模式分析 |
(二)內容類商業模式分析 |
(三)服務類商業模式分析 |
(四)物聯網特殊商業模式分析 |
四、中國物聯網在主要行業中的應用分析 |
(一)物聯網在移動支付領域應用分析 |
(二)物聯網在監控領域應用分析 |
(三)物聯網在物流領域應用分析 |
(四)物聯網在家居領域應用分析 |
(五)物聯網在醫療領域應用分析 |
(六)物聯網在交通領域應用分析 |
(七)物聯網在電網領域應用分析 |
五、中國物聯網的投資機會分析 |
(一)物聯網時代中國制造投資機會分析 |
(二)物聯網時代安防行業投資機會分析 |
(三)物聯網時代RFID產業投資機會分析 |
(四)物聯網時代集成電路產業投資機會分析 |
六、《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 |
七、中國物聯網的發展趨勢及前景 |
第三節 中國電子政務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預測 |
一、中國電子政務市場發展分析 |
(一)電子政務市場投入規模分析 |
(二)電子政務投入結構分析 |
二、中國電子政務建設和應用進展 |
(一)網絡基礎設施已經基本覆蓋 |
(二)各級政府部門核心業務信息化覆蓋率提高 |
(三)政務基本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取得較大進展 |
(四)電子政務公共服務能力明顯提升 |
(五)重要信息系統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提高 |
(六)電子政務組織和制度取得重大進展 |
三、中國電子政務發展取得的成果 |
(一)電子政務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明顯 |
(二)電子政務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能 |
(三)電子政務產生了明顯的社會效益 |
四、中國電子政務發展中突出問題及原因分析 |
(一)突出問題 |
(二)原因分析 |
五、中國電子政務發展的政策建議 |
(一)健全電子政務推進機制 |
(二)理順電子政務投資管理流程 |
(三)強化政務部門在建設中的主導作用 |
(四)加強電子政務績效管理工作 |
(五)建立電子政務安全治理機制 |
第八章 中國信息化產業領先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
第一節 中國信息化優勢企業總體競爭狀況分析 |
一、信息化基礎設施優勢企業競爭情況分析 |
(一)中國移動 |
(二)中國電信 |
(三)中國聯通 |
二、信息化分行業優勢企業競爭情況分析 |
第二節 中國信息化領先企業個案分析 |
一、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
(一)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
(二)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
(三)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
(四)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
zhōngguó xìnxī huà jiànshè hángyè xiànzhuàng fēnxī yǔ fāzhǎn qiánjǐng yán jiù bàogào (2015 niánbǎn) |
(五)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
(六)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
(七)企業組織架構分析 |
(八)企業信息化產品分析 |
(九)企業成功案例分析 |
(十)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
(十一)企業投資兼并與重組分析 |
(十二)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
二、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
(一)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
(二)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
(三)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
(四)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
(五)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
(六)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
(七)企業組織架構分析 |
(八)企業信息化產品分析 |
(九)企業成功案例分析 |
(十)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
(十一)企業投資兼并與重組分析 |
(十二)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
三、深圳市遠望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
(一)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
(二)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
(三)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
(四)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
(五)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
(六)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
(七)企業組織架構分析 |
(八)企業信息化產品分析 |
(九)企業成功案例分析 |
(十)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
(十一)企業投資兼并與重組分析 |
(十二)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
四、北京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
(一)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
(二)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
(三)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
(四)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
(五)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
(六)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
(七)企業組織架構分析 |
(八)企業信息化產品分析 |
(九)企業成功案例分析 |
(十)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
(十一)企業投資兼并與重組分析 |
(十二)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
五、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
(一)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
(二)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
(三)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
(四)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
(五)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
(六)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
(七)企業組織架構分析 |
(八)企業信息化產品分析 |
(九)企業成功案例分析 |
(十)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
(十一)企業投資兼并與重組分析 |
(十二)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
六、重慶梅安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
(一)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
(二)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
(三)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
(四)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
(五)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
(六)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
(七)企業組織架構分析 |
(八)企業信息化產品分析 |
(九)企業成功案例分析 |
(十)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
(十一)企業投資兼并與重組分析 |
(十二)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
七、上海天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
(一)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
(二)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
(三)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
(四)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
(五)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
(六)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
(七)企業組織架構分析 |
(八)企業信息化產品分析 |
(九)企業成功案例分析 |
(十)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
(十一)企業投資兼并與重組分析 |
(十二)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
八、北京紫光華宇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
(一)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
(二)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
(三)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
(四)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
(五)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
(六)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
(七)企業組織架構分析 |
(八)企業信息化產品分析 |
(九)企業成功案例分析 |
(十)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
(十一)企業投資兼并與重組分析 |
(十二)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
九、網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
(一)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
(二)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
(三)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
(四)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
(五)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
(六)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
(七)企業組織架構分析 |
(八)企業信息化產品分析 |
(九)企業成功案例分析 |
(十)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
(十一)企業投資兼并與重組分析 |
(十二)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
十、北京世紀瑞爾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
(一)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
(二)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
(三)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
(四)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
(五)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
(六)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
(七)企業組織架構分析 |
(八)企業信息化產品分析 |
(九)企業成功案例分析 |
(十)企業經營狀況優劣勢分析 |
(十一)企業投資兼并與重組分析 |
(十二)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
第九章 2015-2020年中國信息化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
第一節 中國信息化發展現狀及瓶頸分析 |
一、“十一五”期間我國信息化建設成就 |
(一)國民經濟信息化全面推進 |
(二)信息通信產業由大變強 |
(三)社會事業信息化步伐加快 |
二、信息技術最新發展對信息化進程的影響 |
(一)物聯網助推我國信息化建設 |
(二)云計算推進我國信息化建設 |
三、中國信息化面臨的挑戰分析 |
(一)信息技術研發和創新薄弱的挑戰 |
(二)信息化面臨經濟轉型的挑戰 |
(三)信息化面臨制度轉型的挑戰 |
第二節 推進信息化進程的主要政策措施 |
一、繼續將推進國家信息化作為基本國策 |
二、促進和加快三網融合發展的政策 |
中國の情報技術産業の狀況と開発の見通しの分析研究(2015年版) |
三、促進網絡經濟發展的政策 |
第三節 中~智~林~“十二五”期間我國信息化發展趨勢 |
一、信息化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將更加突顯 |
二、信息化在公益性社會服務方面將大有作為 |
三、信息化的核心技術方面將有所突破 |
四、國家信息化將向高端發展 |
五、國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將不斷增強 |
圖表目錄 |
圖表 2012-2015年美國經濟數據預測(單位:%) |
圖表 20122014年德法及歐債五國公共債務占GDP的比重(單位:%) |
圖表 2003-2015年德法及歐債五國失業率情況(單位:%) |
圖表 2012-2015年歐洲經濟數據預測(單位:%) |
圖表 2015年國內宏觀經濟大事一覽 |
圖表 2012.-2015.我國GDP同比增速走勢及預測(單位:%) |
圖表 2014-2015年我國GDP貢獻率預測(單位:%) |
圖表 2012.-2015.我國CPI與PPI走勢情況(單位:%) |
圖表 2014.-2015.我國CPI漲跌幅情況(單位:%) |
圖表 2001-2015年我國CPI、PPI走勢及預測(單位:%) |
圖表 2014.-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走勢及預測(單位:%) |
圖表 2015年-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增長情況(單位:%) |
圖表 2014-2015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預測(單位:億元,%) |
圖表 2014.-2015.我國進出口總值情況(單位:億美元) |
圖表 -2015年我國進出口增速情況(單位:%) |
圖表 2001-2015年我國貿易順差走勢及預測(單位:億美元) |
圖表 2012-2015年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對比(單位:個,Mbps,%) |
圖表 2007-2015年中國IPv地址資源變化情況(單位:萬個,%) |
圖表 2008-2015年中國Ipv地址資源變化情況(單位:塊) |
圖表 2015年止中國分類域名數(單位:個,%) |
圖表 2015年止中國分類CN域名數(單位:個,%) |
圖表 2008-2015年中國網站規模變化(單位:萬個) |
圖表 2008-2015年中國國際出口帶寬變化情況(單位:Mbps,%) |
圖表 2007-2015年中國網民規模與普及率(單位:萬人,%) |
圖表 2012-2015年中國網民性別結構(單位:%) |
圖表 2012-2015年中國網民年齡結構(單位:%) |
圖表 2012-2015年中國網民學歷結構(單位:%) |
圖表 2015年中國網民職業結構(單位:%) |
圖表 2012-2015年中國網民收入結構(單位:%) |
圖表 2012-2015年中國網民城鄉結構(單位:%) |
圖表 2001-2014年我國醫療信息化行業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
圖表 2005-2014年醫療信息化行業硬件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
圖表 2005-2014年醫療信息化行業軟件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
圖表 2005-2014年醫療信息化行業服務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
圖表 電子病歷發展階段簡表 |
圖表 2001-2014年物流行業相關政策 |
圖表 2015年中國物流領域RFID應用行業份額預測(單位:億元,%) |
圖表 中國物流市場結構圖 |
圖表 三網融合產業鏈競爭關系 |
圖表 有線運營商業務模式變化 |
圖表 三網融合后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獲得所需要的服務 |
圖表 云計算生命周期 |
圖表 2014-2015年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與增長率(單位:億元,%) |
圖表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情況(單位:萬億元,萬家) |
圖表 物聯網產業生命周期 |
圖表 物聯網細分產業發展特點 |
圖表 廣告類商業模式簡圖 |
圖表 內容類商業模式圖 |
圖表 服務類商業模式圖 |
圖表 使用權轉租類商業模式圖 |
圖表 移動支付的應用領域 |
圖表 移動智能化醫療服務信息系統體系結構 |
圖表 2015-2015年中國物聯網行業應用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
圖表 2006-2015年我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 |
圖表 2006-2015年我國電子政務市場結構預測(單位:%) |
圖表 2012-2015年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經濟指標分析(單位:萬元) |
圖表 2014-2015年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分地區情況表(單位:萬元,%) |
圖表 2012-2015年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單位:%) |
圖表 2012-2015年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運營能力分析(單位:次) |
圖表 2012-2015年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償債能力分析(單位:%,倍) |
圖表 2012-2015年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發展能力分析(單位:%) |
圖表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組織結構圖 |
圖表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優勢與劣勢分析 |
圖表 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產權及控制關系方框圖 |
圖表 2012-2015年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經濟指標分析(單位:萬元) |
圖表 2014年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分地區情況表(單位:萬元,%) |
圖表 2012-2015年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單位:%) |
圖表 2014年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分產品情況表(單位:萬元,%) |
圖表 2012-2015年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 |
http://www.haoyuauto.cn/R_ITTongXun/16/XinXiHuaJianSheShiChangDiaoYanYuQianJingYuCe.html
…
如需購買《中國信息化建設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15年版)》,編號:1516916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